2025年11月2日,美國Starcloud公司通過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搭載英偉達H100圖形處理器的Starcloud-1小型衛星,這是全球首次數據中心級GPU在軌運算實驗,也是人類首次在地球以外進行高性能推理,標志全球太空高算力人工智能時代正式啟幕。

據悉,Starcloud-1突破了以往同類實驗對大型空間平臺的依賴,首次將數據中心級GPU集成于60千克級商業小衛星,為太空算力商品化奠定了基礎。同時衛星搭載谷歌Gemma大語言模型,將完成在軌推理、微調及訓練任務。Starcloud-1核心優勢顯著在于,能夠通過巨型太陽能板實現不間斷可再生能源供電,無需備用電源。同時借助太空近絕對零度真空環境散熱,擺脫地面數據中心對冷卻塔的依賴。據 Starcloud公司測算,在發射成本持續下降的前提下,太空數據中心運行壽命周期內向大氣層內碳排放極低,單位能耗成本比地面低約10倍。
后續Starcloud將推進 Starcloud-2衛星發射,提升存儲與帶寬能力,遠期計劃打造 5 吉瓦級軌道數據中心平臺。在商業層面,Crusoe公司(一家來自美國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建設商)擬于2026年底將云計算服務部署至后續衛星,2027年初提供太空側GPU算力服務。Starcloud公司預測,未來10年內,幾乎所有新數據中心有望部署于外太空,全球算力格局或將迎來顛覆性重構。
在此行業變革機遇下,購彩國際股份已提前完成前瞻性布局,通過戰略投資核心企業,推動國產太空算力發展與國際前沿同頻共振。2025年6月,購彩國際股份敏銳洞察到太空算力對AI產業、地球觀測等領域的顛覆性價值,以1.1億元戰略投資北京軌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軌道辰光”),并同步納入核心管理團隊。此次布局不僅是資金層面的投入,更實現技術資源、管理經驗的深度協同,標志著購彩國際股份正式切入AI時代極具潛力的太空算力賽道,開啟發展新格局。
北京軌道辰光作為北京星辰未來空間技術研究院首個孵化落地的產業項目,專注于晨昏軌道巨型算力衛星星座建設,其核心技術與全球太空算力發展趨勢高度契合。在能源供給領域,依托晨昏軌道特性實現 7×24小時不間斷太陽能供電,搭配新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顯著提升整星功率密度,解決太空算力設備的持續供能難題;針對高算力設備散熱痛點,研發新型輻冷板與雙相流體回路技術,可將設備廢熱高效輻射至宇宙極寒環境,擺脫地面數據中心對冷卻塔與淡水的依賴。此外,在天地海量數據傳輸、空間環境防護、大尺度平板展開等關鍵領域,團隊亦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算力衛星穩定運行筑牢技術根基。

按照規劃,北京軌道辰光首顆算力試驗星預計將于2025年底發射入軌(由于太空項目的發射常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發射時間可能會有所變動,不構成發射承諾事項,請注意風險)。這一進度緊跟國際前沿,成為國內較早聚焦商業太空算力的試驗衛星之一。
從行業發展來看,Starcloud-1的成功發射印證了太空算力從概念走向落地的可行性,而購彩國際股份的前瞻性布局,不僅讓企業搶占了賽道先機,更助力我國在全球算力格局重構中占據主動。未來,購彩國際股份將持續深化與北京軌道辰光的協同,推動國產算力衛星星座的規模化建設與商業落地,為我國太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力量。同時,通過此次向高科技領域的轉型升級,購彩國際股份將進一步拓展多元發展格局,并持續獲益于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的發展,為股東、客戶與社會創造更高價值,書寫公司向創新驅動型企業跨越的新篇章。
參考來源:H100將隨Starcloud-1升空試驗在軌大模型訓練,Starcloud公司稱10年內幾乎所有新數據中心都會建在太空
英偉達|Starcloud如何把數據中心帶到外太空https://blogs.nvidia.com/blog/starcloud/
Crusoe | Crusoe 攜手 Starcloud 戰略合作,成全球首個太空云運營商
https://www.crusoe.ai/resources/newsroom/crusoe-to-become-first-cloud-operator-in-space-through-partnership-with-starcloud